朝鲜外务省6月19日发表声明,强烈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袭击,直指美国是以色列行动的幕后推手,并宣称“中东和平的毒瘤必须被铲除”。
这份措辞强硬的声明,被视为朝鲜首次公开介入中东冲突的“宣战书”。 更关键的是,朝鲜同步高调展示其“堆积如山”的导弹储备与无人机产能,宣布将向伊朗提供“无限量军事援助”。 若美国下场参战,朝鲜的导弹生产线将直接与美军交锋——两个宿敌的对抗,首次移师第三国战场。
40年军事同盟浮出水面
朝鲜与伊朗的军事合作可追溯至1980年代两伊战争。 当时伊朗遭国际武器禁运封锁,朝鲜成为唯一向其大规模提供“飞毛腿-B”导弹的国家,并协助伊朗建立首条导弹生产线,诞生了仿制版“流星-1”。 这种“技术换石油”的模式延续至今:
导弹技术双向输送:朝鲜的“芦洞”导弹衍生出伊朗“流星-3”系列,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;而伊朗逆向升级的“泥石-2”固体燃料技术,又反馈给朝鲜填补技术空白。
装备互补:伊朗向朝鲜输出无人机技术,朝鲜则为伊朗提供微型潜艇、远程火箭炮及地下工事建造技术,黎巴嫩真主党的地道系统便由朝鲜工程师设计。
核领域暗线合作:两国长期协调对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,并在联合国相互声援。 美国情报机构多次指控朝鲜向伊朗转移核原料,尽管确凿证据尚未公开。
此次朝鲜的介入,绝非口头声援。 2024年6月,伊朗东部军事基地出现朝鲜“火星-16”中程导弹的运输痕迹;同期朝鲜南浦港被卫星拍到向伊朗方向密集装运集装箱,尺寸与导弹部件吻合。
朝鲜的战略算盘:围魏救赵
朝鲜选择此时亮剑中东,暗藏三重动机:
迫使美国分兵:美国若深度介入中东,驻韩美军兵力必然抽调,朝鲜在东亚的军事压力将骤减。 朝鲜已放话:“若美军攻击伊朗,平壤将打击韩国美军基地”。
测试武器实战效能:朝鲜的导弹常年因缺乏实战数据被质疑。 伊朗战场成为天然试验场——朝鲜提供导弹,伊朗反馈打击效果,形成闭环。例如2023年伊朗袭击以色列的导弹中,多枚突破“箭-3”防空系统,弹头残骸显示其再入技术源自朝鲜。
绑定能源命脉:伊朗承诺以石油支付军火费用。 对能源短缺的朝鲜而言,这笔交易既能维持军工运转,又能破解制裁封锁。
美国的致命软肋:三线消耗战
当前美军已陷入三线困局:
乌克兰战场:俄军凭借朝鲜提供的百万枚炮弹持续反攻;
中东火药桶:伊朗在波斯湾部署1200枚导弹,胡塞武装封锁红海航道;
东亚威慑链:朝鲜频繁试射高超音速导弹,牵制驻日韩美军。
若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,朝鲜的应对预案已明确:
导弹海消耗战:朝鲜年产能达2000枚弹道导弹、3000架自杀式无人机,可迅速填补伊朗战损。
开辟第二战场:朝鲜已重启宁边核设施,暗示可恢复核试验。 韩美军演期间,朝军向延坪岛方向试射600mm超大型火箭炮,射程覆盖首尔。
俄朝伊联盟:新“抗美轴心”成型
俄罗斯正成为朝伊合作的催化剂:
2024年11月,俄朝签署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,含共同防御条款;
2025年3月,俄伊达成防务合作协定,俄军将向伊朗提供S-500防空系统;
军事联动实证:乌克兰战场发现的伊朗无人机搭载朝鲜发动机,而朝鲜导弹使用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芯片。
三国分工明确:俄罗斯提供战略掩护与高端技术,朝鲜输出弹药产能,伊朗承担前线消耗。 美国智库报告指出:“俄朝伊已建立军情共享机制,任何一方遭攻击,另两方将在其他战线策应反击”。
历史轮回:1973年的剧本重演?
当前局势与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高度相似:
当时朝鲜派遣1500名军事顾问支援埃及,操作苏制导弹重创以军;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今日朝鲜虽未公开派兵,但伊朗革命卫队证实“东方盟友的技术团队”已进驻导弹基地。
区别在于,此次朝鲜的远程打击能力已非吴下阿蒙。 其“火星-18”固体燃料导弹射程达1.5万公里,从平壤发射可覆盖美国本土;而部署在伊朗的朝鲜中程导弹,10分钟内便能覆盖中东所有美军基地。
这场远在中东的较量,实为朝鲜与美国40年博弈的延续。 当朝鲜导弹生产线全速运转支援伊朗时,美国军工复合体也将开足马力——两大死敌的军火,将通过代理人在波斯湾畔展开最直接的碰撞。
金富宝配资-西宁股票配资公司-51我要配资-专业的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